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1.16-1978.6)

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运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 1924年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革命文。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 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命文化活动。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救亡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抗战胜利后,参加了反抗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的斗 争。1949年8月当选为首届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二、三届 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屈原》、《虎符》、《蔡文姬》、《棠棣之花》、《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历史剧、论著及大量诗文。出版有《沫若文集》。 

    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去世后,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00 周年,1993年由臧克家主编出版了《郭沫若名诗鉴赏典》。 

     郭沫若旧居位于四川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旧居占地2149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清朝时这里是权极一时的宰相和(王+申)的花园,后来成为恭王府的前院,用作草料厂和马厩。再后,卖给达仁堂作私宅,解放后一度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地。1963年11月,郭沫若从西四大院胡同迁入,直至1978年去世。

版权所有(C):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2007)    版权所有(C)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