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管理
人事教育局青年小组活动日参观游记 (2005.4)


徐璟毅

为了对青年进行一次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我局青年的凝聚力,促进青年交流,在局总支的大力支持下,人事教育局青年小组组织安排全局青年同志参观了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园和梅兰芳故居。

郭沫若故居(摄影:李锋)

4月14日一早,我局青年一行20人来到了位于什刹海旁的郭沫若故居。郭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我院更有着密切的渊源,早在1955年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就是由郭老兼任的。所以当大家远远的看到那块邓颖超亲笔题写悬挂在故居门楣的“郭沫若故居”的金字横匾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时,就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步入大门来到前院,清脆的鸟鸣,高大的银杏、参天的古柏枝叶繁茂,浓荫蔽日,给人以幽静的感觉。如茵的草坪上安放着一尊郭沫若坐姿铜像,这是1988年郭老逝世十周年时建造的。这尊铜像造型生动逼真,神态安详。在银杏树绿荫掩映下,郭老身着中山装,双手抱膝昂首目视前方,铜绿色的脸庞和身躯闪着亮光,宽大的前额透出睿智和灵气,他似乎在洞察世事沧桑,又象在构思雄文华章。

触景生情追思郭老(摄影:李锋)

沿小石径直接来到一座垂花门前,门内是由中、后两个院落组成的二进四合院。中院的正房、东西厢房四周有回廊环绕,中院与后院之间有暖廊相通,灰墙红柱,朱漆门窗,显得幽静典雅,古色古香。穿过院中两株枝叶交错的西府海棠,就是正房——郭老晚年生活的地方。正房中门上方,悬挂着成仿吾题写的“郭沫若故居”匾额。在曾接待周恩来等领导人和中外友人的客厅,静放着郭老握过的最后一支毛笔和随身用的耳机,床边排列着《二十四史》的卧室……点点滴滴都记录着郭老朴素却不普通的日常生活。东西各三间厢房,现在分别为文学和史学陈列室。分别以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概括地介绍了郭老先生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研究和古代社会研究等各学科领域中的不朽建树,展示了他的非凡贡献,重现了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的不平凡的一生。

后院东西两边的厢房,为郭老生平陈列室。三个陈列室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图书、手稿、拓片、信函、题词手迹和郭老的生前遗物。后院正房中间三间为郭老夫人于立群的画室和卧室,墙上挂满了郭老和于先生洒脱、刚劲的手笔。

我们从无数的图片和实物中看到了一颗不断求索、热烈激昂、为时代而高歌呐喊的无畏的心灵,深深为郭老渊博的学识和厚重的历史使命感所折服。望着照片上这一代才子--伟大的学者和身旁正全神贯注看着照片听着讲解的当代青年们,忽然有种感动: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我们可以看到悠远历史的不朽和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延续。

出了郭沫若故居,仅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北京恭王府。沿着一条青苔斑驳的石甬路,不觉来到了恭王府花园正门。这座汉白玉雕刻而成的石拱门,为恭王府三绝之一。它是国内最大的汉白玉整雕门,颇具西洋味道又不乏中国本色,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存”,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石拱门的对面是一栋青灰色建筑——后罩楼,相传此楼就是和珅的“藏宝楼”。这栋长156米的两层楼上近百扇窗户形式各异,竟然没有一扇是相同的,人称“什锦窗”。

恭王府“藏宝楼”的“什锦窗”(摄影:李锋)

走进恭王府,一片春光盎然的景色扑面而来。粉红的桃花、绿色的树木、小竹错落在古建群中交相辉映。在游览了寓意着共佑主人吉祥富贵的“蝠池”、曲水流觞的流杯亭和与蝠池遥相呼应的“蝠厅”,穿过爬山廊, 信步走进邀月台前曲折的山洞,我们看到了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其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导游解释说这个“福”字极其珍贵,可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

最后,在恭王府的三绝中的第三绝——大戏楼中,我们还有幸体验了一次当王爷的感觉。虽然只看了短短几分钟的戏,但大戏楼那精巧的布局,堂皇的装饰也使我们深深地体验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正在感慨此园不愧曾为京师一百多座王府之冠,被称之“人间神仙府,什刹海的明珠”时,我们已乘车到达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故居(摄影:李锋)

梅兰芳故居是一座占地716平方米的四合院,梅兰芳先生生前最后的10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的匾额是由邓小平亲自题写的。

现在梅兰芳故居的前院辟为展厅,其中4个展室用大量的照片、实物介绍了梅先生一生的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及他晚年的生活。穿过屏门就进入了了古香古色的正院。小院典雅整洁,十分精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院东西两侧各种了一棵大柿子树,前面一棵苹果树一棵海棠树体现了小院主人“事事平安”的美好祈盼。院内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朴素大方,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陈列,处处展现出这位艺术大师的修养和情趣。 

下午,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回到院部。这次出游活动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院史、院情,尽情领略了古都神韵,增加知北京、爱北京的自豪感,也增强我们建设新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在此,我们对我院郭沫若故居的赵笑洁同志热情的接待,并一路为我们作了详尽、生动的讲解表示由衷的感谢。

版权所有(C):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2007)    版权所有(C)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